關於慈悲為本
「慈悲為本生命教育計劃」由陳廷驊基金會創導、生活書院策劃及統籌,兩間種籽學校、四間協作學校及多個體驗學習夥伴共同推行。第一階段計劃由 2020 年 1月正式開展,同年 9 月起走進小一班級不同學科的課堂,融入中文、常識、視藝、體育、宗教等學科課堂裡;是一場以培育慈悲素養為核心的生命教育、融合常規學科課程的教學實踐。

理念
理念01


讓孩子經驗慈悲心
營造情感豐富、具生命價值思考的學習經驗,孕育孩子對內在的自己、他人、環境和世界的觀察力和責任感,願意以慈悲心關懷自他的苦樂。
理念02


回歸生活的學習
重視踏實的身體感知和認知過程,藉由多元化的探究和實作活動,將知識學習扣連日常生活,讓孩子從更切身而開闊的角度、感受並實踐慈悲。
理念03


連結性的思考與選擇
要培育孩子成為能夠實踐慈悲的主體,需引發孩子對身邊人事物有了解、感受,繼而思考和採取行動;行動會帶來更豐富的感受、更具體的知識學習和思考,慈悲素養就從中步步建立和加強。本計劃的教學活動均以能夠促發這過程為核心目標而設計。
目標
建立孩子的慈悲人格要培育孩子成為能夠實踐慈悲的主體,需引發孩子對身邊人事物有了解、感受,繼而思考和採取行動。行動會帶來更豐富的感受、更具體的知識學習和思考,慈悲素養就從中步步建立和加強。本計劃的教學活動均以能夠促發這過程為核心目標而設計。
慈悲的感受力

- 靈敏地覺察自心
- 能聆聽及了解他人心聲
- 對自他的關懷及同理心
慈悲的思考力

- 對事物整體性的觀察力
- 長遠並多角度思考行為帶來的後果
- 兼顧他人及群體影響的思維習慣
慈悲的行動力

- 兼備情感關懷與理性思考的實踐動機
- 善良並明智地改變生活抉擇
- 以具創意、多角度和開放性的方式回應世界
參與單位
連結各具專長的體驗學習夥伴,與學校老師共同研討課程設計開發可靈活實踐跨學科教學的學習主題單元,讓學生更能將學科知識對照日常生活思考觀察,應用到自身的生命處境中。
發展進程
第四學年
2023年8月 - 2024年9月- 在兩間種籽學校的小三級別均進入「教學同行」階段
- 另外四間協作學校的繼續進行主題單元課,均進入「教學同行」階段,由學校老師推動課程發展
第三學年
2022年8月 - 2023年1月- 在兩間種籽學校的小三級別,各推行了兩個主題單元的教學;小二級別各推行一個主題單元的教學,並進入「教學同行」階段
- 而在兩間去年加入的協作學校的小二級別,各推行了一個主題單元的教學;小二級別各推行一個主題單元的教學,並進入「教學同行」階段
- 另外新加入兩間協作學校,在小一級別各推行了一個主題單元的教學
第二學年
2021年10月 - 2022年8月- 在兩間種籽學校的小二級別,各推行了兩個主題單元的教學;小一級別各推行一個主題單元的教學,並進入「教學同行」階段,即將去年已經歷過一遍的課程,按學校教學需要經修訂後交由科任老師執教,期間策略夥伴全程提供支援,如教師培訓、共備會議、課程諮商、教學進度跟進及教學資源支援等
- 另外新加入兩間協作小學,在小一級別各推行了一個主題單元的教學